苏轼为什么瞧不起司马相如,苏轼为什么官越当越小?
苏轼这个人名气比较大,因为我们小学就读过他的诗句,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翻看他的简历,赫赫有名。
但就是这么优秀一个人,为什么会官越当越小呢?我们今天来深入扒一扒,八卦一下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会官越当越小呢!必竞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朝代。来看一看和他一起生活在一个朝代或共过事的人的评价,或许更能客观的了解苏轼其人。
王安石评苏轼: 有才学不走正路!(“以飞箝捭阖为事”。)
所学不正”“其才为世用甚少,为世患甚大”,
“飞箝”“捭阖”出自《鬼谷子》,原义是“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即“纵横家”。历史上最擅长这种话术的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
我们来理解老王的评语意思:通俗点说,就是苏轼这个人才学是有的,就是不走正路。喜欢搞歪门斜道。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干些小人勾当,又做端工又做鬼。捉鬼是你,做鬼也是你。后面一句意思他当官当大了,要整人,害人,是一奸臣。
朱熹评苏轼: 苏轼是个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其次是指责苏轼的交往圈子:我们今天说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可以看他交什么样的朋友。那苏轼的朋友圈是些什么人呢?
苏轼的朋友如秦观,黄庭坚,李方叔等人,在后世看来都是文艺青年。
朱熹认为这群人都不是正经的儒者,都谈不上是道德君子。虽然苏轼经常指责王安石任用小人,但苏轼要是坐上那个位子,恐怕会和蔡京类似-----弄一堆文艺青年整天陪皇帝吃喝玩乐。
从老王和老朱对苏的评价,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官越当越小。苏轼人品不行,墙头草。
落井下石,见风使舵。
政治投机分子,狂妄份子。
有才华并不代表有人品,诗写得好不代表人品好,说得好听点叫德不配位,说得不好听就是经常干些小人干的勾当,官当大了下面的人不服你!。就是喜欢搞歪门斜道。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又做端工又做鬼。捉鬼是你,做鬼也是你。
王安石认为,苏轼在文风上属于纵横家一类,这类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使人信服,往往夸大和扭曲事实,从而背离了儒者的直道。所以苏轼的文章越好看,越要对他的观点加以警惕。
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1057年苏轼参加科考。在策论文章中,为了加强文章说服力,编造了一个典故(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主考官欧阳修都骗过去了,这事迹在文学上被传为美谈。
但是,科考策论初衷不仅仅是考文采或者机变,更可以看成是一个新人踏上政治舞台前的第一次政策演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笔是否优秀反而是次要的,举证是否严谨贴切,逻辑是否清楚才是关键。
而且,苏轼的这个毛病,似乎不仅仅只是出现在他的年轻时代。
在元佑年间,新党宰相蔡确被贬,前往安州任知府,途中在车盖亭停下休息,兴致大发作诗十首。没想到被人诬陷。说他诗词中涉及对执政的高太后不敬。
文字狱这种事往往是捕风捉影,完全就看当政者要不要脸。不要脸的话,你说“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可以被解释成影射清朝。
蔡确的案子就是这种情况,由于高太后仇视他,所以借机把他发配到岭南,在宋朝发配到岭南的官员没几个能活回到中原,几乎等同于死刑。
宋朝以外的党争虽然激烈,但一般都是赶出京城为止。高太后这么做触犯了政治底线,所以不少士大夫都出来劝阻,而当时苏轼也给高太后出了个主意:
苏轼说:
我早看出这蔡确不是什么好人,您一定要重重惩处他,而且要深入调查挖出他的同党一起治罪。到最后一网打尽以后,您可以发手诏从宽发落,以示仁厚。
这种帝王心术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不少皇帝都会用。但你苏轼是什么人?这种话从你这种正统士大夫嘴里说出来,真的合适么?
士大夫的理想应该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不该去教这种鬼蜮人心。
王安石说苏轼“所学不正”“其才为世用甚少,为世患甚大”,就是这个意思。
苏大才子贵人多忘事,他写了多少映射讥讽别人的诗,不是王安石给宋神宗写信劝说,他的坟头草长得比人都高了!
苏轼一生大概写了4000首诗,我认为除了老王和老朱对他的评价以外。
用现在的话说他还爱叨叨,爱BB,喜欢发朋友圈,喜欢玩抖友,喜欢得瑟,还是大嘴老鸹。他不喜欢BB也写不了那么多诗。他喝酒后也喜欢写诗,用现在的话说喝二两装八两。宋哲宗就是看透了他爱BB,爱发朋友圈,喜欢得瑟,喜欢装B。装B就装B嘛,他还装疯,装疯就装疯嘛。他还要装怪,故意指桑骂槐,扯鸡骂狗,含沙射影伤人。所以一亲政直接把他整到海南去烤生蚝了,意思是爬得越远越好,免得看到心烦。
就象恋人耍朋友一样,开始印象非常好,一见钟情。最后结婚过日子要讲油盐柴米酱醋茶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毛病就出来了。宋神宗也是苏轼的粉丝,最后烦他到什么地步。苏轼在密州任期满回京述职,结果“有旨不许入国门”,即不允许他进汴京。他只能在京郊的范镇家暂住。北宋官场历来重内轻外,苏轼在地方上连续任职而不被调回京城,已经是贬黜,而朝廷明令他 “不许入国门”,那更是将皇帝对他的反感表达得明白无误,不啻直言皇帝不想见他的面。
我要说宋朝是被他BB亡掉的也不为过!为什么这么说呢。宋朝灭亡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1.是重文轻武,2.改革失败。
老王看到许到弊端,就要改革,要变法,宋神宗也大力支持。可苏轼是反对的主流,只顾自己的流量,只顾自己BB,得瑟玩得嗨,什么东西点赞关注多,流量多,喜欢看的人多,就往哪里钻。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玩得高兴,管球你宋朝灭不灭亡,虽然李清照认为他很多诗词BB得并不押韵,但他自己认为是自成一派,粉丝多就是王道。反正一天就BB,叨叨,当流行歌曲天皇巨星。
最后宋朝遇到元人的弓箭长予就只有下软蛋了。
宋太祖老赵陈桥兵变捡了个皇帝当,为了防上别人复制他的传奇。就削弱军人的地位,重文轻武。为了体现他的仁慈爱才,就制定了不杀士代夫的规定。
苏就看到这个漏洞,一天没事就叨叨,没事就BB,得瑟。要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或者在明朝的老朱时代,还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
他不光对司马相如叨叨,BB,司马相如必竞已经死了一千多年了。
他对平民老百姓一天叨叨,一天BB,但老百姓喜欢看他一天叨叨叨,BB。苏不BB,不发朋友圈,不玩抖友大家还不习惯。
有时候他也跑上司面前去叨叨,BB,(所以我说他胆大妄为)。
话说,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王安石不在。苏东坡看见书桌上有一首王安石写了一半的诗稿,只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笑了,这个王安石真是老糊涂了,菊花从来都是枯萎在枝头上的,怎么会落得满地都是呢?一点生活常识也没有。
按理说,王安石是领导,领导有了错误,要么委婉地指出,要么当没看见,但苏东坡是个大嘴巴,心里有话就直不楞登说出来,他直接拿起笔,在这句诗后面续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你搞清楚吧,老大。
题完诗之后,苏东坡扬长而去。
回家后的王安石看到苏东坡的续诗,有些生气,觉得这家伙太狂妄了,也没多说,找了个借口,把苏东坡贬去了黄州,担任当地人武部的副部长(团练副使),一个闲置。
苏大嘴郁闷地在黄冈生活了将近一年,又到了九九重阳,苏东坡惊讶地发现,秋风乍起,黄州的菊花纷纷凋落,满地金黄,和他之前的常识完全不搭。
苏轼这才意识到他错了。
苏大嘴还写过“花影”讽刺王安石。
花影
[ 宋 ]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意思是: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创作背景: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清除不掉。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苏大嘴老鸹在上司面前BB就算了,管不住嘴在皇上面前他也敢BB。
公元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按例需要向朝廷上交一篇谢表,如果苏轼老老实实写一篇谢表就能交差,但他非要“作死”在其中“夹私货”,发点牢骚。
于是他就屁颠屁颠地给宋神宗写了一封谢表,写谢表你就好好写,你搞些花里胡哨的话在里面是为啥?证明你很优秀吗?
只要例行公事作《湖州谢上表》,略叙自己过去无政绩可言,但皇恩浩荡,仍赏老臣一口饭吃就可以了。
但苏轼就是苏轼,不走寻常路,最后夹上几句牢骚话,有这么两句引起了宋神宗大哥的严重不适: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很多人都知道,'生事'是司马光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
这次在《湖州谢上表》中,苏轼又习惯性地发了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这里的“新进”和“生事”两词是有明确政治背景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曾给王安石写过三封信,指责王安石变法是“生事”;苏东坡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又把朝廷提拔的年轻变法官员称为“新进”。此时苏轼已继欧阳修成为文坛领袖,他的《湖州谢上表》按惯例在朝廷邸报上发表后,那些正在朝廷上“生事”的“新进”们顿时成为天下士大夫的笑柄。
对新政暗讽了一番,由于当时的新政的主导者,已经从王安石成了宋神宗本人,新政成了皇帝亲自下令推行政策,显然苏轼嘲讽新政,就是在嘲讽皇帝;于是众御史纷纷上书告发苏轼包藏祸心,
古代文人写作讲究'微言大义,喜欢在遣词造句上玩花样,读者们也习惯于从字里行间寻找特别的意义。御史何正臣就从《湖州谢上表》里的'新进'、'生事'二词,看出了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御史舒亶经过四个月的潜心钻研,也从苏轼的诗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里看出了'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二人接续上奏,弹劾苏轼。御史中丞李定迅速跟进,历数苏轼罪行,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您看看,苏轼的诗集都写的什么?
《山村五绝》中“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明显是在讽刺青苗法。
宋神宗要严明法令,要考核地方官政绩,苏轼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宋神宗兴修水利,苏轼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
宋神宗推行盐法,苏轼又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
更为严重的是,有这么两句咏物诗,说一棵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咏桧》)
树根一直能深入九泉,只有潜伏的龙才能知道树根有多深,就这么个意思。
但是在古代龙代表皇帝,苏轼居然用九泉来跟龙对仗,这是咒皇上死嘛,大逆不道。
好家伙,你是有多恨当今圣上,非要到九泉之下去寻找真龙,当今圣上可没死呢!
污点诗词爆出来后,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联名上奏,在神宗面前历数苏轼四大罪状:身无学术却滥竽充数,急于提拔而依附权贵,圣上待其宽容却拒不领情,以诗诽谤朝廷大政实属叛逆。
是叛逆!杀了也不为过!
本来宋神宗也是苏的粉丝,这一下真的被惹火了,有了将苏轼咔嚓的心。
湖州知州府中,一向淡定的苏轼变得有些慌乱,收到苏辙的信件后,他立即告病请假,由湖州通判祖无颇暂且署理州事。
没过几日,朝廷钦差皇甫遵抵达湖州知州府衙。大难临头,苏轼手足无措,主要是搞不清到底犯了什么罪、罪有多严重,心里没底就很慌,竟然慌到不敢面见钦差。
这时退休在家养老的老王(王安石)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句: 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意思是苏轼是那样的人,已经没办法了,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杀了他你一来违背祖训,落个不忠不孝的名声,二来落个明君不能容才士的名声,不划算,划不来。苏大嘴老鸹在阎王门前走了一遭,又捡了一条命。
接下来咱们八卦一下苏轼睢不起司马相如。
作为一名钻了宋朝法律空子(不杀士代夫)惯坏了的文人连上司和宋神宗都敢讽刺的大嘴老鸹,贬低一下司马相如,抬高一下自己何乐而不为。
作为大家公认的赋圣名声,苏轼还无法撼动。虽然苏也写过赋,必竞还没有人叫他诗圣,或词圣的地步。李清照批评他有时写的诗并不押韵,无奈点赞关注的人多,粉丝多就是王道,所以他一直比较飘!
苏大嘴自称,但自信向来秉持天地良心,正道而行。
大嘴就是大嘴,脸皮够厚。宋仁宗的第一印象他有宰相之才。谁知他人品实在太差,嘴又大又嗅,喝二两还爱发讽装B,不谦虚,又狂,又爱得瑟,爱发朋友圈,爱玩抖友,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就都把他看透了。宋神宗由铁杆粉丝到最后传旨不准它回京,可见烦他到什么地步。宋哲宗早就把他看透了,亲政时直接请它去海南吃烤生蚝,有好远爬好远。
王安石为啥能当宰相,一生做事光明磊落,只取了一任妻子。
苏轼取了两妻一妾,喜欢到处BB不说,而且还在儿媳妇面前BB。
先来看一则网上流传的小故事。
说是大文豪苏东坡,儿子却是呆头呆脑庸碌无为,可毕竟是苏家的儿子也娶得个貌美如花,聪明伶俐的媳妇。
然而苏东坡中年丧偶,这名人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一日媳妇端茶给苏东坡喝,苏东坡见这吹弹可破的皮肤,水灵波动的大眼,不禁心猿意马,于是在桌上写下:“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苏家的媳妇自然不是普通人,一眼便看透了公公的心思,顿时那是个俏脸微红,欲拒还迎,却也不矫情,便回写道:“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读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
苏轼为什么瞧不起司马相如,苏轼为什么官越当越小?
自己是一坨屎,看谁都象屎,就象他看金山寺法印禅师象一坨屎一样。
有才华不代表有人品,
会写诗不代表会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