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082|评论: 63

[原创·图文] 【价值500万41斤黄金当街公开展示】蓬安县城政府街重大新闻真相大曝光(有图有真相)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5 22:11 | |阅读模式
【价值500万41斤黄金当街公开展示】蓬安县城政府街重大新闻真相大曝光(有图有真相)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29 |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32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38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41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43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45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47 |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49 |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53 |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2:58 |
:handshake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3:11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神奇的蓬安财神楼 

  文 / 邓四平

  “一条襟带隔蓬州,数里平沙接渡头。云里鱼鳞江上市,镜中蜃气水边楼。牛毛漩急滩声壮,龙角山高树影幽。遥想爱莲人已古,光风霁月至今留。”飞檐翘拱,雕梁画栋,气势非凡,高大巍峨,位于千年周子古镇码头旁的蓬安财神楼委实是值得一游的好去处。清代蓬安文化名人伍联芳诗歌中的“云里鱼鳞江上市,镜中蜃气水边楼。”说的便是海市蜃景一般神奇而独特的千里嘉陵江上的第一楼——蓬安财神楼。
  “问嘉陵三百里,何处堪留画圣;查五千年浩史,几人不爱财神。”“楼增一湖丽气,水润三圣情思。”财神楼门柱上悬挂着长短两幅楹联,楹联由南充著名剧作家、赋作家何剑青先生撰联,南充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广兴先生书写,联文古韵天成,书法潇洒俊逸,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充分表达了嘉陵江优美的风景、画圣吴道子与嘉陵江的历史渊源;同时说明了中国民间信仰中财神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据考察,这座气势宏伟、高大巍峨的财神楼竟是千里嘉陵江上唯一的一座财神楼,现在已成为了千里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了,远远望去,高大巍峨的财神楼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人间仙阁,更似玉宇琼楼,气吞山河,雄据一方,被誉为“嘉陵江上第一楼。”
  其实,始建于唐朝初年的蓬安财神楼是有着神奇的来历的。相传:从前,有一位白鹤仙子和一位牛屎八儿姑娘玩得很好,各带着数千只白鹤和牛屎八儿飞到蓬安东门河坝与他们的牛大哥相会。牛大哥特别憨厚、老实,忠诚,每天领着上千只牛兄弟在东门河坝啃着青草。每天清晨,这东门河坝便绘出了千牛闲庭信步,万鸟竟飞的美丽画卷。
  一天,牛大哥把白鹤仙子与牛屎八儿姑娘叫到身边,指着江对面,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对他们心痛地说道:“瞧瞧,那就是周子镇,那就是下河街,那就是盐码头。你们再瞧瞧,江水到了哪儿了?洪水马上就要把下河街淹没了。弟兄姐妹们,我们去救救他们好吗?”
  白鹤仙子与牛屎八儿姑娘飞上天空,朝江对面望去,顿时对牛大哥道:“牛大哥,我们先行一步,你赶紧领着大家来。”白鹤仙子和牛屎八儿姑娘一声令下,万鸟腾飞,扑向江对面。万鸟来到周子镇下河街,从龙角山上衔来泥土,扎着围堰。
  牛大哥领上千只牛冲进江中,浮呀浮,冲破一个又一凶猛的洪峰,来到盐码头,手牵着手,扎起了牛堰。可是江水仍继续猛涨,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冲垮了牛墙。白鹤仙子和牛屎八儿姑娘领众兄弟姐妹,全都扑向了江中。洪水越来越凶猛,撕开一道道口子,将一头头牛和一只只白鹤牛屎八儿卷走淹死。
  这时财神老爷骑着猛虎高举着金银鞭带着金银路过下河街上空,眼见下河街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财神老爷悲悯天下苍生,来不及细想,便毫不犹豫地打开衣篼,将所有的金银全部投在了下河街口,成山的金银财宝顿时挡住了猛兽般的洪水。
  众街坊邻居获救后,还得了如此巨大的财富,便商量在盐码头修一座财神楼来纪念救苦救难的财神爷,并请路过此地的画圣吴道子在楼上画上一幅幅巨大的壁画,把千牛万鸟与洪水搏斗救人的故事描绘出来流传后世。
  洪水退后鲁班路过周子镇,众街坊邻居把他留了下来。鲁班领着众徒弟从千里之外用鞭子赶来数根大石柱,又从千里之外运来巨大无比的马桑树,大柱立在了盐码头颇为壮观,不几日高耸入云的财神楼便修建竣工矗立在了蜿蜒的下河街口,楼上的千牛万鸟救人图便从此流传了下来。从此便有了一说,“蓬安有座财神楼,半截伸在江里头”。
  据《蓬安县志》载:蓬安财神楼始建于唐朝初年,清咸丰年间进行过培修,上世纪被毁坏拆除。现在我们看到的财神楼,是2006年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原址上重建的。占地面积276m2,建筑面积439m2,是四层攒顶式开放楼阁。楼高24米8,寓意四季发财。在这里修建财神楼,是相当有讲究的。风水学主张“山管人丁水主财”,古人认为,周子古镇的风水好就好在处于龙角山和相如故城的太极图之间——背靠如卧龙饮水的龙角山,前枕宛如玉带的嘉陵江,但美中不足的是左低右高,有失宾主之分,他们认为滔滔嘉陵江水冲走了古镇的财源,于是,古镇人采用“障空补缺”的风水理念在古镇的出入口修建了这座财神楼,希望神仙保佑古镇人民升官、发财、吉祥、平安。
  走近财神楼,一楼出入口各有两个仿铜雕塑“金蟾三纳财”赫然映入眼帘。金蟾就是一种三脚蟾蜍,古人认为它是一种可以致富的灵物。四只金蟾均是憨态可掬,栩栩如生,蹲据在高大的水泥石台之上,与众不同的是,这种金蟾长有三只长脚,比起普通蟾蜍竟无端多出了一脚,令人不禁暗暗称奇。金蟾身旁塑有生动逼真的几个巨大的金元宝,金碧辉煌,闪闪发光,让人不禁垂涎三尺。一楼地面铺有光洁平整的青石板,古风古韵,让人宛如梦回明清古街。楼里有三三两两的婆婆摆有小摊,卖些香蜡、火纸,价钱甚是便宜,一两块钱便可买上几只香蜡,即可到临江的拜台敬奉财神。仰望一楼,楼顶的天花板,五彩斑斓的彩绘异彩纷呈,四面墙壁分别绘有九阳开泰、冠带流传、瑶池进酿、众仙仰寿、一品当朝、金榜题名六幅主图,四方梁柱分别绘有旭日高升、鸾鸟授带、封侯挂印、五福和合、三阳开泰、事事如意、独占鳌头、满图堆金八幅小图。这些历史人物和传统吉祥图案,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登临二楼,首先看见的是一个油漆的长条桌,那是旅游区内的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面写着有个小牌子:上四楼拜财神门票2元的价格表。二楼甚是宽阔,宛如一个巨大的客厅,摆放着乌黑的八仙桌和太师椅,一楼古风古韵,扑面而来,四围栏杆也雕刻有金元宝纹饰,栏杆板面雕刻着双龙送宝,在每层的飞檐翘角上,挂有鱼形风铃,楼顶天花板装饰着聚宝盆顶子,插有如意柳枝,每一个雕饰,都是寓意财源广进、吉祥如意的涵义。这里的彩绘,主要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如春风得意、指日高升、独占鳌头等,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楼是展览室,主要展示的是四川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中国杜甫研究学会会长祁和晖、巴蜀鬼才魏明伦、著名书画家郭汝愚等各地名人雅士登临蓬安财神楼的新闻资料图片以及李树堂、郑幼林等蓬安地方名人的书画作品。
  最神奇的自然当数财神四楼,曲径通幽,攀上四楼楼顶,才可一睹财神、文昌、龙王三位神仙尊容,供奉的三位神仙分别面向三个方向,财神赵公明大元帅朝里面向周子古镇,寓意财神世代保佑古镇人民发财致富的意思。只见供奉的赵公明大元帅黑面浓须,头戴缨盔,身穿乌油甲,胯下骑着黑老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执聚宝盆的全副戎装像,十分威严了得,让人心生无限敬畏。而文昌帝君则面向嘉陵江下游,寓意他保佑相如古县的子弟乘船出去以后,饱学作官,光宗耀祖。正对嘉陵江供奉是东海龙王敖广,传说东海龙王乃四海龙王之首,法力最大,统管其他三海龙王,可保佑所有出江船只平安航行,也保佑当地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令人暗暗称奇的是供奉的三尊神像的高度都是1、6879米,这个数字寓意凡是朝拜了财神楼之游客均可“一路发起走”的之含意,可见相如故里蓬安人民的心地之慈善,三尊神像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洞,据说均请得道高僧开过光,神奇无比,只要往洞中投进一枚硬币,再到楼底面对金蟾烧上一柱香,许下的心愿不久即可实现。
  站立楼顶,推窗而望,一湾碧绿清澈的嘉陵江水羞答答地从遥远的天际款款而降。素湍绿潭,身着绿裙,波光潋滟,清流见底,高峰入云,花枝招展,多情的江水一路高歌,亲吻碧绿的江岸,奔涌向前。一个巨大的“S”形,一幅神奇的太极图,登临此楼,晴观艳阳雨品涛,春看江花冬听雪,红袖添香夜读书,把酒临风思乡浓,四时皆景,尽收眼底。四川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祁和晖夫妇在登临了蓬安财神楼后,感慨万千,文思泉涌,夫妇俩联袂当即作诗:“桑梓水竹晓人意,鸡鸣犬吠是吾家。耕读渔歌成奇绝,隔江遥赏相如霞。”
  肃立高大巍峨的财神楼上,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和鹳雀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等的胸怀博大广阔;“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何等的潇洒俊逸快意人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何等的悲愤苍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又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与意气风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默默地遥望这一方神奇的灵山秀水,令人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乡贤司马相如老先生,我羡慕他横溢的才华能被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所欣赏,我更羡慕他一曲凤求凰的爱情经典的浪漫和凄绝。相如公子和文君姑娘的浪漫爱情早已在故乡神奇的山水灵韵里,马踏飞燕,一路高歌,一路留下诗意的足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之不幸在于历尽乱世的硝烟,而这是我的故乡嘉陵江畔的蓬安财神楼。往事越千年,嘉陵江上打鱼船。供奉财神居然是封建迷信的荒诞往事早已成为了一个过去时代的烙印,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幸福的人们早已可以自由自在地放飞追求财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3:14 |
:handshake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1704aaiutzwre830peha.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2432r3bps26p5b53bbbq.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264011ggmuuz44phujuj.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013ssnsyr0kfvv955fb.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1363d6dvcfd3fui0pcv.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259jq66n6xztm7bj68l.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622y1hjg6iizgghh1n8.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746v1kd3fg12zg31d6s.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9164zzkhv07kzigqk74.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022zzjnjht3rowj9bzr.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250nknkc5pow8q5pvwn.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351ajba7yaxbzsfj778.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4588gi28mgv3u8uuopz.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613hht9jjrqy62zuzoq.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814416dcwow91cp2h5h.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956x4jsbdd5kjldz4ck.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115c7yxczlnywcydazt.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2196y0oygcpi6jvp61z.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323knxkidsmr11dqqqi.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427uea4z6rj9ra18qai.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614u345bsdo32ut5a5i.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826rgh2pgamkfxlggrg.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924zavk4mrr3vxr4zly.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10021d8jls1mm212jjl0o.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10246scy7yn3l1uczcsuo.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3:22 |




                     

                        蓬安特产姚麻花   

                                     邓四平/文

     金黄酥脆,蓬松芳香,购者云集,供不应求,那现炸现卖的相如古镇麻花在蓬安下河街堪称一绝。
  相如古镇的下河街有一户姓姚的人家,世代以炸麻花为业,当街门前的街沿上,摆上两根条凳,搭上一张又宽又长的案板,案旁摆一竹篾泥糊半人高的篾灶,灶上架一口两耳的铁锅,灶下零星堆满劈细的干柴。生火,洗锅,烧辣之后,便倒进大半锅绿莹莹的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姓姚的师傅便在案板前坐下,弯腰弓背慢条斯理地揉制面团,那面团其实头天夜里就已揉制完毕,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其实平日里,就听姓姚的师傅闲来无事的时候聊过,那面团头天夜里就得揉好,里面要加“小苏打”和老面,“小苏打”起发酵的作用,老面仿佛是起筋道的作用,这样炸出的麻花吃起来既蓬松酥脆,又不易散架,便于保存,卖好久都可以。
  接着姓姚的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搓成一根长长的手腕粗细的面条,一字排开长蛇一般平躺案板之上,然后用菜刀将面条切成一个个二指宽均匀的小面块,切完之后,案板上就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小面块,就像电影里的飞机场上排满的战斗机一样。接下来,姚师傅便次第捡起小面块拿在手里,轻轻一拉,那小面块瞬间便变成了一根细绳子似的尺余长的面绳了,老者将面绳两头捏住,摇动手腕,甩跳绳似的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对折,合成一股,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双手将其挽成一个“8”字,最后将面绳的末端,像穿针似的穿进弯曲的面绳的空隙里,就这样一把麻花就搓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姚师傅便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麻花,那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油面了,炸麻花的人便手执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麻花夹出油锅,顺手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麻花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麻花,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也像一个大大的“8”字,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一个早上下来,筲箕里的麻花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
  据姓姚的师傅介绍,30多年前,一是根本不敢私自炸麻花贩卖,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投机倒把。二是粮站物质紧张,凭票供应,也根本买不到面粉和菜油,偶尔只有逢年过节才敢炸点麻花自家吃。
  如今,随着相如古县“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旅游区的开发,每天到景区来旅游的人们,都会买上一两斤现炸的麻花回去品尝,现炸现卖的麻花每斤8块钱,姓姚的师傅高兴地说他家的麻花店每天仅卖麻花的收入就在千多块钱左右,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此之好,老百姓的日子怎能不富裕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3:37 |
     伴随蓬安旅游的兴起,蓬安特产姚麻花在2012年到来之际诚挚地向蓬安县各位领导和73万父老乡亲们拜年了!
143459on8llex0oq1s0gy3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3:44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3:56 |
:handshake【美仑美奂的蓬安夜景,青春靓丽的蓬安美女】美丽与浪漫牵手,蓬安与世界有约(组图)

         蓬安:一幅流淌的山水画,一首绝美的交响诗!
         蓬安是汉朝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三国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唐朝画圣吴道子、大书法家颜真卿、大诗人元稹、大文豪苏轼、理学家周敦颐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到此游历、寓居或为官,并在蓬安留下了宝贵的墨迹和众多名胜古迹。中国近现代以来,山清水秀的蓬安更是地灵人杰,张逸荪、伍非百、兰梦九、萧毅肃、唐青山、钟声琴、曾建国、汪长春、曹益民、蒋慕岳、陈尚君、郑和平、张兴吉、邓光年、邓彰德、尹在勤、邹利鹏等等从蓬安这一方灵秀山水走出去的蓬安优秀儿女更是不胜枚举。同时,
嘉陵江文化旅游胜地蓬安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蓬安自梁天监6年公元507年建县至今已逾1505年历史。千年风雨沧桑,一方灵秀山水。蓬安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崇文厚德,热情好客,千年古县司马相如故里,嘉陵江文化旅游胜地蓬安诚挚地欢迎各位朋友前往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到蓬安旅游,为生命加油!

———2012年1月11日夜邓四平摄于千年古县司马相如故里,嘉陵江文化旅游胜地蓬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0:15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0:15 |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0:29 |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周子古镇,一片青瓦的记忆


                                                                  文 / 邓四平 

编者按


      读过此文,古镇片片青瓦会带着清凉的雨意留在你的感觉中。在城市里并不多见的青瓦于我们也并不陌生,然而此篇带来的不只是诗情画意。古镇的青瓦是世间最美的精灵——渺小亦伟大,若用心读它,你会如醉如痴……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记忆中的周子古镇俨然一帧淡淡的水墨画,而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镇的青瓦房却最使人难舍和难忘。
  瓦是夏天雨中最美妙的乐器。炎热的酷暑,大雨瓢泼,雨的精灵俨然天才的钢琴演奏家。风乍起,阳光收敛了灿烂的笑容,树叶飘飞,仿佛华尔兹优美高雅的舞蹈,从鱼鳞似的青屋瓦面上悠闲而从容地走过,倏地又行云流水一般轻轻地远去。
  一丝丝的清凉,瞬间似穿越林间的昨夜长风,溢满整个心灵。
  炎热的夏天,渴望雨的来临,就像年轻时候的我们,渴望乡村最浪漫的爱情,小溪一般,淙淙地流淌过我们的心灵,山花一般,在梦里只留下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回忆。
  “铮铮叮叮”,“叮叮铮铮”。
  当清亮的雨帘顺着屋檐垂下万千条瀑布之时,巨大的轰鸣在屋瓦上仿佛千军万马,如战鼓,似铜锣,如高亢的呐喊,又似低沉的怒吼,如虎啸,似马嘶,如断金切玉,似撕布裂帛,让人胆战,令人心惊,更让人疑心那薄薄的屋瓦瞬间就会被万千只雨的巨臂撕裂,但是一切的担心却又都成为了多余。那片片的屋瓦在磅礴的雨的大军的冲锋陷阵中,却团结紧密如盾,气定神闲,万千只雨箭却被屋瓦的巧手幻化成千年出土的古老编钟的鼓锤一般,铮铮叮叮,叮叮铮铮地敲打出清越的乐声,舒缓之时似《高山流水》,欢快之时如《春江花月夜》,低回婉转之时也似《二泉映月》,慷慨激昂之时,更胜《黄河大合唱》,让屋瓦下的人,领略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盛宴。
  落花一般,是轻轻的叹息。流水一般,是古街小巷润泽如酥的最美的回忆。
  暴雨无奈远遁,最终落荒而去。
  云开日出。瓦是最后的胜者和王者。古镇的瓦屋庇护了我们自由自在安逸舒适地生活和生存。
  平凡者往往伟大。渺小者往往坚强。
  瓦本来就是古镇里不平凡的精灵。瓦本来就是渺小但亦伟大的力。
  瓦是泥的传奇,更是火的神话。
  记忆中,故乡的农村修房造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用青瓦片盖房,也有专门做瓦的人从事着瓦匠的营生,但勤劳朴实的农人大多自己动手起窑烧造青瓦,原料是现成的自家农田里粘稠的泥,用脚踩,用手揉,反反复复地搅拌,那松软的泥巴全都被踩揉成凝固的混凝土一般,然后码砌成长城似土墙泥阵,制瓦的器具就似电视里制陶的工具,下边是一根粗壮结实的木柄,深深地插进土里,中间一块圆圆的木板,木扳上固定一个水桶似的圆木桶,制作瓦坯时,先将泥巴环绕圆木桶厚实地涂上一层,然后迅速地转动木桶,再用一个弓似的器具,将不整齐多余的泥割去,再用弓弦把圆圆的瓦坯平均划成几块,然后从泥坯中取走圆木桶子,一张泥制的瓦坯便成形了。
  在阳光下晾晒瓦坯,直到晒干,再整整齐齐地堆放进窑中,架上柴火烧制,几天工夫过后,窑上浇上水冷却数时,然后打开窑子,一皮一皮的青瓦也就锃亮地诞生了。
  那柔软的泥,在勤劳和智慧的手中,在火的炙烤中,瞬间变成了坚强的盾。抗击日晒和雨淋,抵御严寒和酷暑。
  漫漫的历史的长河,宁静秀美的周子,干净整洁的古镇,宛如一位沉着淡定的老人,温馨更从容。
  古镇从何处来,古镇又将回归到何处去。其实本不重要,人生匆匆,天下熙熙,去就是来,来就是去。
  惟有那古镇里青青的瓦片,见证着人间的悲欢和离合。从远古,到现在。穿越岁月的沧桑,庇佑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真实地感悟生命的真谛。
  大象无形。大道从简。自古亦然。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如今,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我们城市的生活几乎都完全被一片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所包围,那种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生活,早已成为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梦境,那种身处高大的穿斗木青瓦屋下静静听雨安逸舒适的日子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的童话和奢侈的回忆。
  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忆千年的沧桑,轻轻地漫步在嘉陵江畔,静静地走进周子古镇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风古韵的氤氲之中,艳阳高照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晶莹似水闪烁的阳光,向日葵一般让我们的目光为之聚焦。细雨飘零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淡淡袅娜朦胧的轻烟,戴望舒诗歌一般,让我们为撑着花纸伞丁香一样优雅的姑娘注目。
  那山,那树,那水,那草,那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如梦如幻,更令人如痴如醉,沐浴着扑面而来徐徐的古风,行走在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梦回了童年的心灵家园。
  周子古镇,一桢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一册浪漫休闲的经典读本。
  周子古镇,一种雨后阳光的味道,一泓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画意诗情。
  周子古镇,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
  








http://home.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山水如画的微博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